【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研讨会(一)







    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自2015年承接校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为解决授课师资不足的问题,培养了部分优秀辅导员参与到授课团队中。经过两年的集体备课、说课、试讲等环节,授课辅导员已走上讲台。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授课团队发现遇到了新的挑战,例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与参与度不一致;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渴求更高,原有的备课内容亟待更新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实效,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咨询中心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研讨会。

    2017年10月20日,学生工作部心理咨询中心邀请了北京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田宝伟副教授来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讨。授课团队的5名辅导员林莹晓雪、雷静、刘哲、毛文君、刁艾莉及心理咨询中心2名专职教师许丽媛、李蕊参与了研讨。

    围绕“如何切实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效果”,田老师与参会辅导员进行了热切交流。据了解,北京交通大学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与我校一样,均为16学时,但考核方式完全不一样。北京交通大学的考核结果仅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而不是我校传统的百分制成绩。在这种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学的课程依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且其评教成绩也居于学校的前30%之列。因此,北京交通大学的课程是如何设置的,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专业的知识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成为本次研讨的重点。田老师以其在北京交通大学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为例,详细讲述了他的课程设置,示范了他在第一堂课上,如何将“第一印象”和“心理暗示”这两个心理学概念引入学生互动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将国外的经典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中的效果;示范了其在自我探索环节,灵活运用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运用“生命线”活动启发学生对于人生意义思考及未来的规划等。除此之外,田老师还介绍了他了解到的其他学校教师在授课中曾用到的提升课堂学习氛围和效果的方法。

    本次研讨会使参会老师拓宽了备课思路,学习了如何将视频、课堂小活动、科学研究融入到课程中,兼顾课程的趣味性与专业性。与此同时,参会老师也表示,打好心理学专业基础,进一步发展出具有自己特点的授课风格是以后的努力方向。